這一期羅輯思維我 們聊一聊80後的處境問題。先從我一個多年之前的一個切身體驗入手。那個時候我還在當記者,有一次採訪結束。大隊人馬收拾行李。從一個小城市的機場準備回 北京。那個機場估計平時旅客也不多。所以機場只開了一個安檢口。所以導致當時的那個隊伍排的老長。機場方面一看也不是事兒啊。所以工作人員就又開了一個安 檢口。然後有一個女孩出來招呼大家,說來來來,到這邊來排隊。
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原來的隊伍當中,人的心態就變得特別有意思了。排在隊尾的人二話不說,一個箭步沖上去遞了行李沖到前面排在第一位,快排到的人原來這個 隊伍裡的。他們是不會動的,為什麼?既得利益者嘛。快排到了嘛。最倒楣的就是排在隊伍中間的這一批人,他不是行為不敏捷,而是心態上發生了一刹那的猶豫。 等他猶豫結束的時候,發現兩邊他都只能排在隊尾。
其實這就是中國過去三十多年,社會發展的一個基本的結構。三十年來中國發展非常快,大家都看得到。可是每個人的境況改善並不是平均改善的。他改善的基本結構是什麼?是隨著社會機會視窗的漸次打開,抓住那些機會視窗的人,境況會超乎尋常的發生改善。
比如就說八十年代早期,第一撥人可能勞改釋放犯啊,返城知青啊。反正是找不著工作的人,被逼無奈去抓住了第一個機會,去當了個體戶。要不了幾年於是成了萬元戶,這就是抓住機會的人。
那麼回到今天的話題,講80後,80後多多少少就有點我剛才描述的,這個隊伍中間人的狀態。他掉進了社會發展的兩代人夾縫當中。當然這也是一個對比吧。主 要對比就是我們70後,就是我這一代人。當然我說這個話題的時候,我沒有任何優越感。因為對於70後來說,一個我認為啊,一個優秀的70後最重要的一個思 維特徵,就是一定要抓住80後和90後跟他們混在一起,向他們學習。因為時代在發展嘛。我們必須揪住青春的小尾巴,我們才能向前奔啊,對吧。所以我去談 80後的這種困境我是感同身受的。我沒有任何的優越感,再次聲明啊。
70後我們這一代人,雖然好像小的時候我們過的比80後窮啊,對吧,甚至吃的我印象非常小的時候,那個吃的穿的和80後其實是沒法比的。為什麼我還要說70後有優勢呢?我覺得這個優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呢就是說數字鴻溝。我們70後這一代人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就是我們正好趕上了互聯網爆發的第一個時代。我還記得當年我去央視工作的時候,那個欄 目組牆根兒那兒排了一排電腦,一排打字員小姑娘。因為那個欄目組那麼多上百號記者,幾乎沒有會用電腦的,所以領導就不得不雇了一群打字員,給大家把手寫稿 變成電腦裡的稿件。而我進到單位之後我自己就會用電腦。我直接寫稿子就是用電腦。然後我會發電郵,我會從新浪上、搜狐上來直接獲取資訊。
僅此一個小小的區別,基本上在資訊結構上,我就把比我年長的那些先輩,雖然在很多技法上他們比我先進,但是資訊獲取的管道我比他們先進。所以要不了幾年我們這一代人的優勢,就顯現出來。所以70後這一代人,我說的是一個普遍現象,就是到工作單位之後,很快的就會被重用。
但是80後就沒有這個機會,他們既不是第一波趕上數字鴻溝這一個岸邊的人,他們也不是像90後那樣是生下來,就是數字時代的原住民的。他們80後是什麼 啊?是數位時代的移民。我打聽過身邊很多的80後的朋友。基本上都是初中或者高中,才會擁有第一台電腦,他們寫字原來也是拿作業本抄的,不會直接從 iPad或者電腦上開始學習知識的。所以他又是數字時代的移民。所以他正好處於夾縫當中。
我們現在來看中國第一個傳統的單位,你會發現當權的、大一點的官兒往往都是60後,中間一點的人是70後,而80 後就會變得特別尷尬。因為他們和70後相比從知識獲取管道上他們沒有任何優勢。但是從年齡、經驗、人脈、技法的這種積澱來說,他較70後相比相差就比較 大。所以對於80後來說,如果他們出人頭地,他們唯一的辦法就是在組織內等待70後退休,而那個時候80後已經快50了,所以這真是夾縫中悲催的一代。
還有另外一點就是70後這撥人啊,趕上了中國近十年來的財富大爆發。70後的人也很窮啊,我當年也很窮的一個人。比如說非常渴望擁有一個BP機。現在很多 人不知道什麼是BP機,就是尋呼機。我還記得當時湊了一千塊錢買了第一個尋呼機,別在腰上很神奇。我還記得那是個大冬天,滿北京的大雪。我出去結果摔了一 跤。自己摔暈過去了。我又胖嘛,對吧。醒來之後第一個反應不是腿折沒折,而是呼機有沒有壞。因為渴望那個東西渴望的太久了。當時就想啊,我什麼時候能夠擁 有自己的第一台手機啊,結果第二年就買了。有了手機之後又想什麼時候我能有自己的車啊,沒過幾年又有啦。哎呀,有了車之後說,什麼時候能有自己的房啊,那 房太貴了。我記得大學畢業的時候,跟我一個同學跑到北京的一個郊區,叫回龍觀的地方一起看房。看房的時候看到那個價格是3000多啊,氣得我們倆在售樓處 門口跳腳大罵,這個房地產商太黑心了。北京的房價太不像話。跟現在的90後,罵北京三萬、五萬房價的心態是一模一樣。
但是我們這一代人,畢竟趕上了那個財富大爆發的時候,只要自己省吃儉用一點,然後眼光稍微超前一點,然後蹦一蹦、夠一夠家裡再支持一點,我們還是能夠得著 那個房價的邊兒。可是85、87年出生的這一批年輕人,父母也沒有攢下很多的財產,這一點和90後也不一樣。你讓他們面對現在中國北上廣深的那個房價,他 掏出草稿本算,怎麼算都算不出自己現在的收入,可以足夠買一套房。所以這又是一個財富爆發的鴻溝。
80後這一代人從總體上,我們不說個案啊。從總體上來講他就是一個中國機會的夾縫一代。夾縫一代迎來的就是一場很悲催的人生。所以面對悲催的人生,你一定要有非常的方法。否則就很難擺脫這種命運。
下麵就該說說80後這一代應該怎麼辦了?還記得有一次我到一個大學去講課,然後我就隨機做了一個調查。我說都是大四啦。咱們班同學誰找著工作了。一堆人舉 手。我說都加入什麼樣組織啊。有考公務員,有進入大公司。我說啊,你們這些找著工作的還真別看不起那些到現在還沒找著工作的同學。沒准十年二十年之後,你 們混得不如那個找不著工作的人好。大家說你這是心理安慰,我說還真不是這樣。為什麼呢?
因為我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時代存活,往往以一個獨立的手藝人的方式存活,比加入組織要好得多。這也是我想今天提出來的,供80後的朋友參考的第一個生存困境解決方案。
我自己其實就是這樣一個人啊。我其實現在也沒有單位。我自己的口號是,我是什麼?U盤化生存。U盤嘛,我總結了十六個字,就是:自帶資訊、不裝系統、隨時 插拔、自由協作。其實你看蘋果公司,他們的產品剛開始都不是主機啊。做主機的什麼戴爾啊、聯想啊,這些都是做主機的。可是蘋果公司他斜刺裡殺出來。
你看他做的是什麼?那種可以隨時插拔的外設,外部設備。比如說蘋果公司剛開始的iPod,還有後面的iPad,剛開始其實都是外設。只不過隨著整個電腦 的生態系統發育成熟之後,這些外設自己可以獨立成主體。這也是我們這個社會發展,今後很可能會出現的一種模型。就是這些自由插拔的外設,最後可能是最光輝 的一些個體。
其中的原因何在?這跟我們的社會結構的變遷是相關的。因為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和人的協作變得更加自由。那麼衡量一個節點的價值的方式,這個時候就出現了 非常重要的變化。請問在一個組織內部,無論你是在公務員組織、政府機關組織,還是在一個公司組織內部,衡量你的價值尺度是什麼?就是領導啊。
一個人幹得好不好,討不討領導喜歡這是關鍵。一年幹下來關鍵就是領導那個評語,他的喜怒哀樂、他的個人的偏好,都對你的市場價值會產生最致命的影響。而一個個人的喜好,老天爺啊,這個東西不確定性就非常大啊,也許他就是看你不順眼,那你這一輩子可能有幾年就要被蹉跎掉。
可是作為一個手藝人,作為一個外掛程式在市場當中,你面對的衡量你價值的整個環境就不一樣。所以我說市場是一個最公道的價值評價體系。你可能從來沒有做過生 意,扛著一筐蘿蔔進了農貿市場,你就應該有這個自信。只要你的定價對,你這個蘿蔔是一定可以賣得掉的。因為市場會給你一個公道的價格,因為市場是靠無數節 點和你聯繫的,然後對你形成一種定價機制。
比如說我多年之前我家裝修房子,我就認識一個小木匠。他剛到北京的時候,也是舉目無親啊。他只好投靠他們村長的兒子,在北京的一個包工隊。那個村長的兒子 就是他們的包工頭。他只能加入這個組織,然後他掙多少錢,接多少活兒,加多少班,都由那個包工頭說了算。這就是組織內的處境。
可是一旦到了大城市,一旦進入互聯網社會,他的命運就在發生一點一滴的改變。比如說我就覺得這個小木匠的活兒做的真好,活幹的也認真。我後來我的一些朋友 啊、同學啊裝修,我就把他推薦過去了。推薦的方式非常簡單,把他的呼機號、手機號、QQ號、微信號,跟朋友一介紹就可以啦。他作為一個節點,他就不是只跟 這個組織的上線發生聯繫,評價衡量他的價值的尺規就不只是一把。
所以木匠他就可以以一個手藝人的方式,以一個外掛程式的方式,以一個U盤化生存的方式,隨時插拔到各種系統上。然後你可想而知,這個小木匠的價值衡量,就不是 那麼僵化。所以據我所知,我的這個木匠朋友,現在每個月的收入可以達到六千、八千,甚至最好的月份能達到一萬塊錢的收入。
其實現在到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你去看一看,真正的社會底層已經不是幾十年前,我們社會偏見當中看到的那些人,什麼掃地的啊,什麼臨時工啊,什麼收破爛 兒的。要知道在北京收破爛兒這個專業,他們也是一些U盤啊,他們也是一些自由職業者啊。月收入達到兩萬已經不是什麼很稀奇的事情。甚至經常跑到你們家敲門 的,那個跑快遞的小夥子,你不要看他工作非常累,實際上他的收入不低的。像順豐這樣的快遞公司,甚至傳出消息來,他們跑的最好的快遞員,月收入也能達到一 萬到兩萬啊。
這個社會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我們已經發現活在社會底層的,往往是在那些5A級寫字樓裡面,每天上班打卡、中午吃盒飯的,那些剛畢業的大學生白領。為 什麼?因為評價他們價值的尺規只有一把,那就是他的長官他的上司,他的領導的眼光。而自由職業者評價他們的尺規,則有很多把。而借助互聯網社會,這種自由 人的自由聯合機理,他就可以獲得更為公道的價格。
其實這樣的一種機理在歷史上上就有啊。比如說在《水滸傳》裡面,《水滸傳》裡面到最後我們都知道,宋江被招安之後嘛,活的最舒心而且都有比較好的下場,是 什麼人啊?不是宋江、李逵啊。這兩個人最後是服毒自盡的啊。因為宋王朝不需要他們了啊,你是異類啊。活的最好的是這麼幾個人,一個是大夫,一個是獸醫,皇 甫端。
大夫就是那個所謂的神醫安道全對吧,還有一個刻字將叫金大堅,還有一個會寫字的叫蕭讓,還有一個會唱歌的叫樂和。這幾個人你看他都是手藝人,這幾個手藝人 都分別投靠不同的部門呐,或者大官老爺那兒。因為他有技能嘛,技能就有點像U盤。他沒有特定的用處,他有一個獨特的社會節點的價值。他插到哪兒都可以運 作。所以,到最後《水滸傳》裡面,一百單八將活的最舒心的、結局最好的,是這麼幾個人。
這也是我的一種人生主張,就是在這個社會,你要學會用U盤化的方式,以一種手藝人的精神,來和這個社會進行協作。那樣市場會給你一個公道的價格.
其實我們再從更長的歷史跨度去看。一個人在什麼組織內真的那麼重要嗎?一個人留給歷史的背影,往往真的不是組織內的身份。比如說杜甫這個人,我們都知道是 一個震古鑠今的大詩人,所以提起杜甫他的第一個稱號是什麼?詩人杜甫,而不是什麼工部員外郎對吧。所以歷史上真正想明白的人,不會把組織內的身份看得那麼 重。
比如說美國第三任總統傑弗遜,他死後他的墓碑上墓誌銘上寫著說,這是獨立宣言的起草者,這是弗吉利亞大學的創始人,傑弗遜埋葬在此。他絕口沒提他是所謂的美國第三任總統。
中國人有一個叫吳梅村的,也就是那個著名的《圓圓曲》的作者。他死後只留下一塊墓碑,這塊墓碑上寫著詩人吳梅村。
我們留給歷史的背影往往是一門手藝,而不是某個組織內的一級官銜。所以80後想要活得好,學會這種U盤化生存的思維方式很重要。如果我今天的講述還不是那麼完整的話,建議你去讀一本書,大前研一的《專業主義》,那裡面有更詳盡的理論推導。
可能有的80後朋友說了,你這是出餿主意,我好不容易家裡幫忙、朋友幫忙,我才找到一工作。你現在讓我脫離組織,去跟你一起當U盤去跑江湖去,可能嗎?我答應我爹媽還不答應呢。我也理解你們這種處境。但是如果你真的不能脫離組織,那不換生存方式你就得換思想。
這個怎麼換?就是玩穿越。當然不是說你去摸一下電門啊,然後穿越到清朝陪四阿哥去。我的意思是你要擺脫代際環境對你的影響。然後完成要麼回到70後的狀態,要麼回到90後的狀態。完成這樣一種生存環境的穿越。
其實人類歷史上有這種穿越能力的人是非常多的。幾乎所有的傑出人士都是這樣,最著名的就是齊白石老人,畫畫的那個大鬍子那個。他老人家七十八歲的時候,完 成了一件創舉,生孩子。他的夫人叫寶珠。寶珠夫人生孩子。七十八歲,老頭覺得這可能是人類的一個大創舉了吧。然後他給孩子取名叫良末,齊良末。那意思這是 最後一個了。但是故事沒有完,老人家在八十三那一年,又成功的讓夫人懷孕。當然這個事情有點悲慘,因為寶珠夫人這一關沒過了。因為難產而逝去了。
但是這邊夫人剛死,老頭又開始活動心眼,鬧著要參加非誠勿擾,要結婚,要相親。結果又有人就給他介紹了協和醫院當時一個女護士長。跟她又在一起老人家又特別高興,直到九十歲的時候,老人家還鬧著要去結婚。我記得看《新鳳霞回憶錄》的時候,新鳳霞嘛,女演員很漂亮。
然後去看望老人家,老人家看美女進門,那個神色那個眼神大放光彩。上一眼下一眼的看,搞的老人家的這個旁邊的這個朋友、家裡的孩子啊都看得很不過眼。說你 別看了,說你看人家姑娘漂亮你就老這麼看。新鳳霞跟她丈夫吳祖光一起去的。吳祖光還說,哎呀,沒關係沒關係,他當演員的嘛就是讓人看的嘛。最後不得不大家 讓新鳳霞拜了齊白石老人當幹閨女,這個尷尬的場景才解決。
你看對於一個老年男子來說,這可能就不能稱之為好色了,我還覺得這有一丁點可愛。這一種好色其實正是生命力勃發的一種象徵。
當然穿越自己年齡,也不光體現在這方面的能力。比如說我們現在中國有位經濟學家叫成思危。曾經當過我們中國的人大常委會的副委員長,國家級領導人。他有一 個特點,就是終生好學不輟。他六十七歲那年居然幹了一件事兒。他開始學西班牙語。第二年他就可以到南美洲國家,直接用西班牙語進行演講。據說他現在跟西班 牙大使可以直接用西班牙語對話。這也是一種不服老的精神。當然這種故事我們沒必要多講。再講就好像有點講勵志故事的意思。
我其實想講的意思就是,人還是要把握住時代的大趨勢。比如說剛才我講的,可能自由人的自由聯合要去當U盤。你說我工作單位好不容易找著,我不忍心放棄,那 你就在組織內,你也可以以U盤化的方式生存啊。要知道經濟學家一直認為人的行業的發展,是大規模的行業間的協作,然後越分越細,行業越來越多。我們古時候 只有三百六十行,但是現在肯定三萬六千行都不止,所以任何組織內,其實都可以誕生手藝人、誕生專業主義者。
我就眼睜睜的看到我的身邊的朋友有這樣的。比如說他在工作單位當中,他發揮自己的優長,把PPT做得特別好,然後就專門研究這個事兒。然後就專門寫書告訴 大家怎麼去把PPT寫的好,他現在就可以辭職,就可以專門幹一個教大家怎麼去做一張優秀的PPT圖片的這樣的一個小工作室,他也活得很好。
所以當一個手藝人並不是說,你頭一天遞了辭職報告,第二天才可以去當一個手藝人。你完全可以切換自己的想法,你就權當自己已經是一個工作室啦。只不過現在 你就有了一個最確定的大客戶,就是你的老闆或者你的直接的上司。你跟他之間結帳的方式就是你的工資卡,你只要用這種手藝人的心態在組織內存活,你會發現你 的生存處境馬上就是另外一片天地。為什麼?因為你只需要對自己的價值成長負責。你可以不必去陪你的老闆去洗桑拿,你也可以不必用花言巧語和甜言蜜語去拍他 的馬屁。因為這和你的個人市場價值成長完全無關。這即是手藝人的方式,只要假以時日你的價值積累起來,你就完全可以脫離, 那個限制你才能發展的一個組織體系。所以手藝人就是這樣練出來的。
其實古人在講算命、講相面的時候,有一套說法。說人呐,人的相不是一種相,人的相分三種。分別是骨相、肉相和皮相。骨相是天定的,生下來什麼樣就長成什麼 樣。但是肉相和皮相是可以隨著人的發展,而不斷發生變化的。所以你看夫妻兩個人,經常在一塊兒生活,生活幾十年你會發現,他們越長越像。什麼原因?這既是 肉相和皮相發生了變化。
所以古時候算命還有一句話叫,命由天定,運由自造。如果80後的朋友覺得,自己的這個命實在不太好的話,那麼運這個事兒,是完全可以用自己的思維切換來重新改造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