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的時候,俄國對歐美國家實施經濟制裁,不准歐美的農產品進口到俄國,這讓俄國人沒辦法像以前一樣買到從歐美來的便宜食物,不過山不轉路轉,沒有歐美食物可以買,俄國人就把目標轉向自家的本土市場,意外地讓當地的有機農場開始發展起來。
手機一直響
36歲的亞基莫(Boris Akimov)留著大鬍子,臉上的笑容相當地有感染力,他在5年前和朋友在俄國一起成立了有機農場合作社拉卡拉卡(LavkaLavka)。
最近,亞基莫的手機很常響起,自從8月俄國總統普亭(Vladimir V. Putin)發動經濟制裁,禁止西方農產品進口到俄國開始,亞基莫的手機就開始像隻鴨子一樣不停地叫著。
去哪裡找吃的?
俄國的大型食品連鎖店最近都焦慮地在找新的供應商,他們找到了亞基莫,問他能不能緊急提供食物,他們想知道亞基莫能提供多少雞和雞蛋,還有是不是可以立即供應100噸的起司。
亞基莫不得不拒絕他們,因為他擁有的100個生產地都沒辦法給出那麼多的農產品,舉例來說,他的有機農場合作社每年只能賣出6-12噸的手工起司。
亞基莫在他新開的餐廳接受《紐約時報》的訪問,他說:「經濟制裁改變了人的心理,從政府、企業一直到街頭,人們全都開始思考他們要從哪裡拿到食物。」、「如果制裁真的給當地農夫一個機會來發展永續農業,這很好,不過我不確定是不是真的有這個機會。」
向歐美食物說「NO」
8月的時候,俄國禁止所有來自歐美國家的農產品進口到俄國,長達1年的時間,牛肉、豬肉、魚、水果、蔬菜和奶製品全部禁止運到俄國。受到影響的歐美國家有美國、加拿大、澳洲和挪威等國。
俄國之所以會這麼做,是為了報復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3月的時候,西方國家因為俄國吞併克里米亞,以及支援東烏克蘭的分裂分子,對俄國施加制裁。
發展本土農業?
俄國的領導人都表示,制裁是為了俄國本地的農業好,像是總統普亭就宣稱制裁是個好機會,讓俄國人可以用國產的食物塞滿自家的食物櫃。總理梅德韋傑夫 (Dmitry Medvedev)也在10月底的時候發布了「農業未來計畫」,他說:「我們的目標是要增加屬於自己的農產品,同時也減少對進口食物的依 賴。」
不過,總理的農業未來計畫內容基本上就是「拭目以待」四個字,要俄國人民耐心等到2015年年底推出新農業政策的時候。
批評的人認為,俄國政府根本就是先宣布要制裁,之後才開始想後果。很多的專家和團體提到,俄國政府雖然表示制裁是為了要帶動俄國本土的食物,但談到當地農民急需的支援,不論是給農民新的土地、認證制度還有運輸物流,政府作的都相當少。
什麼都沒有的俄國
2年前,亞基莫曾經飛過法國的干邑區(Cognac),當時他注意到法國所有的原野、湖、樹林都經過完整的開發,沒有空地可以推動新的計畫,亞基莫:「如果你看向俄國,就會發現俄國什麼東西都沒有,而這就表示你可以在俄國做任何事。」
農業大崩盤
基本上,俄國農業在20世紀的時候崩盤過2次,第1次是在革命之後,新建立的布爾什維克(Bolshevik)政府搜刮了鄉村地區所有可以吃的東西,來讓都市裡焦慮的貧窮人民填飽肚子。在那之後農產品的產量大減,降到只有1913年生產量的一半。
到了1928年,當時的蘇聯領導人史達林認為出口俄國的穀類可以幫助大規模工業發展,把許多小農莊合併成一個個大型的集體農場,農產品也因此恢復了產量。1937年的時候,已經有多達9成的俄國農民都被集中到集體農場裡,其他不願意加入農場的人都被殺了或是送到勞改營裡。
農民一直是次等公民
在蘇聯瓦解之後,政府推動大規模的合作農場,在另一方面則偏袒進口產品。
農業專家米洛斯多夫(Vladimir V. Miloserdov)說:「農民一直是次等公民,不管是在專制時代、蘇聯還是在現代都是。」米洛斯多夫在俄國南部的集體農場長大,他到現在還可以想起以前家裡都會收到2個麻布袋的穀物,做為每年的薪水。
專家米洛斯多夫說,在最近20年裡,有超過1.06億英畝(將近12個台灣的大小)的可耕地沒有在生產,而且跟1940年代比起來,俄國擁有的牛也比較少。許多專家都認為,俄國身為全世界土地最大的國家,農業卻是這樣的情況可以說是相當淒慘。
肉跟奶都越來越貴
到目前為止,經濟制裁不但沒有成功刺激生產,還讓食物變得更貴,通貨膨脹率往上漲到8.3%,比原本預期的6%還要高了2.3%。通貨膨脹率會上升,是因 為當地的生產者利用現在缺少食物的情況,趁機調漲價格;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進口商把增加的運費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舉例來說,原本市場上的鮭魚是從靠近 俄國的挪威進口的,現在實施制裁之後,進口商只好從比較遠的智利進口鮭魚,運費的成本也就跟著增加。
另外,根據俄羅斯聯邦統計局(Rosstat)的統計,肉類和家禽的價格在今年10月漲了超過18%,奶製品也增加超過15%。
根本是瘋了
消費者保護協會(Society for the Protection of Consumer Rights)會長安夏科夫(Mikhail Anshakov)呼籲政府取消制裁,他說:「俄國沒辦法自己生產魚、奶製品、蔬菜還有其他的食物。」、「在這種情況下還自己發動制裁根本是瘋了。」
假牛奶
雖然情況似乎不太好,當地民眾大多還是支持制裁的,因為俄國政府用「愛國」來包裝制裁,國營的電視台也一直持續播放節目,放送超市裡堆滿非洲、亞洲和拉丁 美洲食物的畫面。在同一時間,其他國家的媒體則是把焦點放在城裡沮喪的有錢人,他們因為沒有生蠔跟肥鵝肝醬可以買而感到難過。不過,會長安科夏夫說,真正 的問題是缺少牛奶一類的生活必需品。
會長安科夏夫進一步解釋,俄國農場在夏天快結束時還有大量的飼料,但隨著冬天的來臨,農場也就遇到了大挑戰,因為俄國在冬天差不多是完全冰天雪地的。在這 個季節,奶製品公司通常會進口大量的奶粉混進真正的牛奶裡,但是現在因為經濟制裁,他們沒辦法再從以前的供應商那裡進口奶粉。
當上Youtube大紅人
不過,也還是有農民對經濟制裁帶來的未來感到有點高興。
從美國移民到俄國的沃克(Justus Walker)就是其中一個,他因為一支短片成為影片分享網站Youtube上的紅人,影片中的他開心大笑,因為來自義大利的便宜乾酪被禁止進口到俄國,他終於可以賣掉自家生產的義大利乾酪(mozzarella)。
養雞業歡呼
養雞業也是其中一個舉手歡呼的產業,因為俄國的雞肉只有10%是從國外進口的,再加上進口的雞肉主要是來自被制裁的美國,實施制裁後,進口雞肉就再也不能用超低價格搶市場,對當地的雞農來說是一個賺錢的大好機會。
路透社 #5 另一方面,專家也表示,從長遠來看調漲物價還是沒辦法解決當地的小型農場遇到的問題。
哄騙政府
53歲的歐基尼可夫(Andrey Ovchinnikov)在不到1英畝的地上養了好幾千隻雞,他的雞賣得不錯,但沒有辦法得到好名聲,也不能進一步擴大他的農場。歐基尼可夫的農場位在有 眾多別墅的鄉村,距離莫斯科不到50英哩,所以政府其實一直很後悔給他土地養雞,沒有農場的話,他們就可以用高價賣出那塊地。
經過一年的連哄帶騙,歐基尼可夫終於說服當地的官員至少到他的農場參觀一下,他說:「我還不能肯定地說政府已經開始注意農業,但至少他們開始從我們的角度看事情。」
看看俄國好蔬菜
有機農場合作社拉卡拉卡則是把吸引注意力當作主要任務,希望大眾注意到俄國當地的農業。
亞基莫和他的朋友米海羅夫(Sasha Mikhailov)一起創辦了有機農場合作社,他們是看了一本俄國專制時代的食譜才有了這個念頭,那本食譜叫作《給年輕主婦的禮物》(暫譯,A Gift to Young Housewives)。他們在這本書裡不斷發現沒看過的蔬菜,像是大頭菜(rutabaga)、歐防風(parsnip,註1)還有鴨蔥 (scorzonera)等等。
亞基莫:「當你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你會忍不住想知道俄國有多少有趣的東西、多少好吃的食物消失在蘇維埃時期。」
興趣變成了事業
亞基莫和他的朋友米海羅夫開始瘋狂往莫斯科附近的農夫市集跑,尋找各式各樣的食物,到了最後,原本單純的興趣變成了想做些什麼事來支援當地的有機農場,所以才有了有機農場合作社拉卡拉卡。他們現在一共開了5家商店、2家小咖啡廳和1間餐廳。
合作社的成員都希望經濟制裁實施的時間夠久,讓俄國人有夠多的時間來發掘本土的食物,而不是直接去找中國或是土耳其的食物當替代品。
為了讓更多人發現本土食物的好,拉卡拉卡合作社每個月會辦一次食物節來慶祝某個當地的食物,像這個月舉辦的就是「歐防風節」。蔬菜歐防風在俄文裡叫作 pasternak,跟小說《齊瓦哥醫生》作者的姓氏一模一樣(註2),亞基莫就開玩笑說如果問俄國人什麼是pasternak,他們會說那是一個很有名 的作者。
亞基莫:「但其實pasternak是一種蔬菜,只是都沒有人認識它而已。」
註1:歐防風是一種蔬菜,外型長得像白蘿蔔,許多歐美國家都有吃歐防風的習慣。
註2:小說《齊瓦哥醫生》的作者是俄國作家巴斯特納克(Boris Pasternak)
註3:對原文報導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 Organic Farms Become a Winner in Putin’s Feud With the West”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