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前言
本文由部份事證中發現:一、中國內需市場,逐漸佔全球有效需求重要地位。二、在歐元區經濟陷入通貨緊縮之際,「中國市場」崛起具穩定全球景氣復甦效 果。上周9月16日,亞洲股市全收盤後,中國人民銀行對5大國有銀行進行「常備借貸便利操作」(Standard Lending Facility,以下皆稱:SLF),當晚籠罩在美國聯準會(以下皆稱:FED)貨幣政策預期升值、及蘇格蘭獨立公投陰影下的美國股市應聲上揚。三、政 治上,繼中國外長王毅介入中東以、巴衝突協調和平會議,協助美國對全球重大國際事務盡一分力後;經濟上,中國市場有效需求也正茁壯中,長期以往將成為前三 大消費市場。
本文最後結論:一、中國資產價格正開始全面軟着陸,無礙總體經濟成長。二、中國內需市場重要程度正提高,當中、韓FTA於今年底簽定後, 亞洲地區東南亞國協與東亞中、日、韓FTA,及台海兩岸服貨貿等協議;以這些架構長期發展,將形成以中國為中心的RECP(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三、若此則中國將成為消費大國,其內需市場對全球經濟發展重要性提高,對各國金融股票市場多空影響力加強、具關鍵性。
貳、房地產價格不是持續下跌?中國經濟成長還行嗎?
由下圖一,可以概觀中國經濟成長率、與上證股價指數互動趨勢一致性關係。兩者自2009年之後幾乎是同步下跌,經濟成長率由11.9%下滑,而上證 股價指數則由3,303.1點、下跌至1,953.25點以下。目前存在現狀是,經濟成長率尚未回升、但上證股價指數已先行反彈。但現已持續下滑的房地產 價格,可以支撐目前經濟狀況?推漲上證股票市場?
圖一:上證股價指數與經濟成長率曲線圖,鉅亨網指標
本文長期觀查,中國統計局相關房地產價格資料統計。以70大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及二手住宅房月價格兩類價格資料指標變動情形,對 大陸房地資產價格做趨勢研究。今年第二季起,中國資產價格趨勢已持續下行。2014年第二季初,中國二線城市資產產價格先趨下跌,而接著在第三季初起、一 線城市房地產價格也跟著下滑。以統計局最新調查統計資料,以月環比資料今年7月中國70大城市中,有68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下跌,最低下跌幅度為 2.1%。而再以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城市為48個,最高漲幅為6.4%;下跌城市有19個、跌幅為5.6%。二手房價格趨勢,也與新建商品房大致相同。
這種資產價格下行趨勢,在第三季初曾引起國際投資機構關心。這是因為今年初,全球最大對沖量子基金負責人索羅斯大師,在全球經濟論壇中提到,今 2014年全球最大經濟風險,是為中國資產泡沫破裂;因此中國房地產價格持續下行引發高度側目。目前已知2014年第二季中國經濟成長率為7.5%,雖然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信誓旦旦,今年7.5%年成長率應無疑慮;但在房地產價格持續下跌下,經濟減速問題備受關注。
房地產價格下行真的不會影響中國經濟軟着陸?一國財經政策對資產價格管理,最好方式是分階段「因材施教、就勢利導」:一、在谷底與下跌期間,應放鬆 進入門檻,避免出現集體性失望賣壓、造成流動性問題。二、在供需正常運轉期階段,則適度調控是為必要。三、在景氣高峰期則需加強調控力度,以免需求過熱造 成供需傾斜,由為生存效用與投資需求演變為投機。在全球貨幣市場,多必需面對市場利率可能提高壓力下,大陸各省市對房產限購令早已鬆綁,也提供首購者優惠 貸條件。本文認為,過去多年來房產投資已處在緊縮調控中,除非FED突然大幅調高Fund Rate帶動全球升息風潮,否則中國資產價格在內需茁壯下,未來應為緩跌格局、不致崩盤。
亞洲開發銀行(Asia Development Bank,簡稱:ADB),於今2014年9月研究報告中,闡述對未來亞洲區域經濟發展概觀。日籍研究員認為,因為在2008年至今過去一段時間中,中國 藉由匯率升值與緊縮貨幣政策,對企業進行結構性改革。這種改革已迫使中國未來經濟發展脫離「中等國家經濟發展陷阱」,因此中國經濟成長無硬着陸危機。所謂 「中等國家經濟發展陷阱」,是指一般開發中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人民生活脫離貧窮後工資水準上揚,進而導致該國廠商產品成本增高價格競爭力下降、逐漸喪 失國際貿易競爭力,最後使經濟成長衰退。而且由於在高度成長中企業過度樂觀,以槓桿進行資本擴張投資,在債務沉積獲利衰退下,最後使金融體系逾期放款與呆 帳增加,嚴重者則發生信貸風暴。過去南美洲國家經濟發展,就曾踏入這種嚴重陷阱中;如阿根廷、最後以債務違約收場,經濟發展中斷。
亞銀研究報告,其實也在說明為何這麼多投資機構,擔心中國資產泡沫與信貸危機。中國自2010年起訂定勞動合同法,此後不斷提高工資。近兩年來台商 與外資生產事業受此壓力,為求降低生產成本,已轉戰中國西部或南移至東南亞國家。如果中國企業轉型升級失敗,則國際競爭力下降,經濟成長減速加快、就將步 入硬着陸階段。若此,則全球經濟復甦將更悲觀,股市也會被傷害。但過去9年以來,無論是人民幣兌美元緩慢升值,或是各種系統風險威脅,多沒有打垮中國經濟 成長。
叁、人民銀行為何在916拋出SLF?
圖二:中國上證股價指數日K線圖,鉅亨網首頁
資產與股票是目前全球消費者財富效果(Wealth Effect)主要來源,資產與有價證券價格,短期上揚或滑落多是正常供需行為,但如果在滑落中,投資者因恐慌或資金調度壓力,而形成羊群效應 (Herding Effect),供需嚴重傾斜就可能造成流動性問題。需要變現的供方無法脫手,而財務調度發生困難,最後對金融機構違約。因此成熟國家中,國家貨幣或租稅 政策多會對資產價格過高或過低,以反景氣循環(Anti-Cycle)政策進行調控,也就是政策與現行趨勢逆行、希望它能正常發展;不要漲得太離譜,也不 要跌到慘不忍賭。因此在資產價格峰期,一國中央銀行會以信用管制(Credit Control)等緊縮政策,對房產與股票投資行為進行約束與調控,而在資產價格滑落後也會解除管制、塑造軟着陸環境、在最低迷時進一步鼓勵投資者進場投 資。
中國人民銀行在這種資產價格趨緩背景下,且可能也考量到國際政治責任、對歐美市場示好考量;在9月16日下午,當天亞洲股市收盤後突然宣佈,對大陸 5大國有銀行進行SLF,對五家國有銀行進行大量資金融通。每家銀行在三個月內各可動用1,000億人民幣資金,對消費者與企業貸款進行放款。SLF操作 近似公開市場操作,但前者為被動、後者為主動。SLF是人民銀行依據國有銀行提出要求,而公開市場操作則為央行主動購債釋金。
人民銀行將在2014年下半年進行寬鬆貨幣政策?這在年初時已在全球貨幣市場形成預期。但人民銀行選擇在FED的FOMC、918會議前,即9月 16日放出出此寬鬆政策,這或有其多元考量:一、在政治目的上,人民銀行正以貨幣政策對FED與英格蘭銀行拋出關愛,讓FED可以在貨幣市場預期升息壓力 下,穩住美國金融市場、即股市與債市多頭行情。二、為英國金融市場打逼針強心劑,因9月18日是大不列顛王國蘇格蘭,擬脫離英國進行全民獨立公投日;英國 上自伊利沙白女王、下到市井小民多正為此不安;外匯市場英鎊也為此持續貶值動盪。三、自2013年11月中國金融改革開始,滬港直通車將於10月中或下旬 開通,寬鬆政策也利於多頭趨勢延續,營造上證市場熱絡行情。
肆、中國內需市場在全球經濟發展重要程度提高!
圖三:中國經濟成長率曲線圖,鉅亨網指標
因為產業競爭力與內需市場龐大,亞銀預估未來五年中國經濟年成長率,多將在7%以上;亞銀將此可能現象,視為經濟持續軟着陸。如果未來五 年,經濟成長率由7.5%水準降為7%以下,則會被認為硬着陸;硬著陸就是潛藏地方債與信貸危機。亞銀經濟學家認為,未來亞洲經濟成長率將達6.2%,而 中國內需市場是亞洲各國有效需求最大市場。
目前全球最大經濟體為美國、中國與歐盟、日本。由今2014年上半年經濟數據看:一、歐元區因為高失業率問題遲未能解決,歐洲央行(以下皆 稱:ECB)已經動用多次寬鬆貨幣政策,仍然無法挽回頹勢、歐元區已經陷入通貨緊縮(Deflation)。二、目前美國景氣正緩慢復甦,但這種緩慢被認 為是「無感復甦」;就是失業率持續下降,但工資停滯、無法趕上物價上揚幅度。勞工薪資所得在不斷上揚的房與物價壓力下,只有高所得者才買得起自用住宅形, 造成中產階級失落;本文發現,目前歐、美、日三大經濟體多有此現象;台灣也是。三、日本自2014年初起執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日元持續貶值;依據國際金 融J曲線理論,預期在2015年起經濟復甦情勢會較顯著。亞銀認為,日本是亞洲地區未來經濟發展過程中,僅次於中國的消費市場。
以實例本文以美國蘋果公司(以下皆稱:Apple)股價近期事件,說明中國內需市場重要性。Apple是全球最大電子消費企業,主要生產平板電腦、 智慧型手機、及新一代3C產品發明。在今年9月9日發表新一代產品,包括新一代智慧型手機I-phone 6,及Apple Watch等穿戴式產品。而眾所矚目的I-phone 6在9月19日開始發售,其首發地區涵蓋美國本土與加拿大、歐洲德、英、法,亞洲日本、香港與台灣等。但由於未及時獲中國工信部「藍標」許可,可能需拖延 到2015年初以後才能在中國市場行銷;因此Apple公司股價在美國股市漲勢受阻。Apple公司內部估計,中國大陸I-phone手機首發,就是第一 次行銷數量約為幾十萬隻以上。根據日本蘋果情報網,I-phone新機生產基地在中國河南鄭州。該網研就人員以手機出貨總噸數估算,I-phone 6首批出貨量約為130萬隻;若以30萬隻計,則中國市場佔有率至少為23%。
圖四:美股Apple股價日K線圖,鉅亨網首頁
伍、全球幾大主要經濟體、中國成長相對穩定!
近期主筆文也曾以北海原油為替代量化指標,說明全球有效需求趨勢;本文發現,中國景氣降溫也影響國際油價走勢。以與全球運輸產業最相關的,北海布侖 特原油漲跌趨勢。多空趨勢轉折日,是在ECB對歐元區通貨緊縮舉白旗時;就是今年6月19日,ECB實施負存款準備率、極端寬鬆貨幣政策。當時北海原油開 始由高檔115.71美元/桶反轉為下跌趨勢,自此形成短期空頭市場;自此一路跌到9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SLF貨幣寬鬆政策出抬後。
其實自2011年4月起,國際油價已經漲不動了。自2011當年至今,油價被全球幾項系統變數困在高檔區漲不動了:一、2011年7月美國白宮與國 會因債務上限問題僵持不下,當年8月國際信用評等機構,將美國主權信用等級降等;美國債務問題,最後到2013年底還搞到政府暫時關門,目前為止該項問題 仍懸而未決。二、2008年後歐元區開始發生財政危機,2012年6月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達到最高峰,希臘成為最有可能第一個退出歐元區國家,歐元區面臨可 能鬆動風險;全球景氣復甦因此中斷。三、2013年5月中美國聯準會正式宣告,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一定退場,也造成全球股票市場大跌。這些因素使油價在高檔 盤旋後,於今年6月中下旬開始轉趨下行。目前歐元區正與通貨緊縮拔河、而美國復甦緩慢,若中國再硬着陸、有效需求不振,則國際油價勢必持續下跌。
圖五:北海布侖特原油與中國經濟成長率曲線圖,鉅亨網首頁
由上圖比對,也見到中國經濟成長率降溫,與北海油價高檔盤旋互動關係。在上述,這些歐洲與美國所引發需求衰退風險中,其實全球投資機構也多沒看好中 國;認為中國將發生資產泡沫化與信貸危機,甚至會釀成「完美風暴」。但2013年6月起,中國人民銀行以短期寬鬆政策「逆回購」,微調緊縮貨幣政策。 2013年11月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國務院由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進入金融改革,進行人民幣國際化與資本市場自由化。而人民銀行在2013年第四季,中 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結束後,調整人民幣自2005年7月以來只升不貶值走勢。此轉變扭轉中國外貿餘額進程,中國出超金額在今年2月時曾經降到15.7億美 元;但在5月人民幣貶值、擴大區間波動加持下,再度攀升到7月高峰。
自2009年初全球金融風暴結束之後,中國外貿餘額波動趨勢緩慢向上、金額節節高升。國際金融理論上,貨幣貶值對本國貨物外銷出口具正面效果,但有 時間延遲特質;即貨幣政策與理論所稱Time-lagging Effect。以人民幣在今年2月中擴大區間波動,至8月貿易餘額大增;其時間落後效果約為半年6個月,這已是最有效率的典型。本文認為,長期人民幣匯價 將由擴大區間波動,終究將走向完全浮動(Full Floating);在非一路升值趨勢下,只要產業轉型升級持續進行,未來中國貿易餘額趨勢仍將向上波動。
陸、結論:亞洲RECP將是中國內需全球性地位里程碑!
中國內需終將成為全球前幾大消費市場。今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拜訪韓國時,促動中、韓自由貿易協定(以下皆稱:FTA)談判、雙方興緻高昂。中國商 務部在9月中旬對此項談判公開表示樂觀,商務部認為今年底前中國將可與南韓簽下FTA;中韓FTA由2012年5月起談判。剛開始時韓國對農、漁業堅持不 讓,而中方則對自己汽車與機械工具機等製造業也多照顧有加。但經過12次正式談判後,這些堅持多已獲得雙方妥協。依目前進展速度,中、韓FTA再經過一或 二次正式談判將可大功告成。
中、韓兩國每年貿易金額達2,500多億美元以上,且長期以來韓國出口產品特質與台灣、日本存在顯著競爭關係。因此在中、韓FTA將快速成型之際, 現在9月中海峽兩岸重啟服貿與貨貿協議談判,對台灣倍有壓力。年底前若中、韓FTA談成,再進一步就是以中國為首的「區域全面性經濟夥伴關係」 (即:RECP)隱約形成;若此則表示中國內需市場,已即將正式成為全球前三大市場,其有效需求對全球經濟發展具重要影響地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