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際夫  2014-09-24  10:01 

有一種基金在台灣超級賣,但很多人買了它卻不一定知道它,甚至連贖回後都還不曉得曾經擁有它,那就是B股基金,精確的說法應該是:手續費後收型基金,這種基金在國外很多國家都已是禁果,但到了台灣卻成了熱賣的美食,為什麼?讓我說給你聽。

所謂的手續費後收型基金(一般業界稱B股基金),指的是在基金贖回時才付手續費,這跟一般買基金時就要同步付手續費不一樣,而贖回手續費則依持有時 間長短而不同,舉例來說,有些B股基金規定,持有一年內贖回要付4%手續費,持有兩年內付3%,依此類推,持有滿4年後贖回可免收手續費,有些基金的規定 是3年。後來,台灣也引進了C股基金,持有一年後就不用收手續費。而這類基金通常也會給予一年內免費轉換同家公司旗下基金的權利。

 

目前,在台灣的基金市場,只有境外基金有這類的基金,在超過2兆台幣的境外基金規模中,雖然沒有正式統計,但我敢說,後收手續費的基金一 定超過5000億,因為台灣前十大的境外基金公司中,有多家就是靠賣這樣的基金攻占市場的。不過,我也敢打賭很多人並不曉得自己買的是B股或C股基金。

投資人不了,還能熱賣,這就有趣了。持有一段時間就免手續費,還可以常常免費轉換基金,對於常把基金當股票操作的台灣投資人來說,這樣的話術還蠻吸引人的,於是只要業務人員告知這個說法,投資人很容易就掏腰包了。

然而,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在賣後收型基金利潤可觀,基金公司跟銀行通路在拆帳時,比起前收手續費的基金,後收手續費的基金可以給通路更多,有一家新進 台灣市場的基金公司就是看準了通路吃這套,不僅拆帳給得好,還推出各種獎勵,靠B股基金,兩年內就狂吸了近500億元台幣的資金,光是一家銀行就包辦了約 200億的額度。

為什麼後收手續費型基金可以給通路那麼多”資源”,簡單一句話:羊毛出在羊身上,前面不是說過,如果一年內贖回,手續費就是4%嗎?通常不管投資人 何時贖回,通路賣出這類基金就是先按4%費率拆帳,而這類基金還有一個叫”分銷費”的項目,通常費率是1%是1.5%,這是內含的費用,不需要投資人另行 付擔,但別小看這費用,對通路來說,拆帳很補,對投資人而言,這可關係到你的基金績效。

如果你把同一檔基金前收與後收手續費的績效一起攤開,你會發現,同期間的績效兩者會有所差異,關鍵就在這筆分銷費,時間愈久,差愈多,一年差個1%,1.5%,五年,十年下來,是相乘效果,而非相加。過去,很多人是在贖回基金時才發現這個”祕密”,引起了與銀行間的糾紛。

這類的基金在國外曾經風行過一段時間,但約十年前,美國曾經發生基金醜聞,有些基金公司就不再推這種手續費後收型基金了,只是,當它飄洋過海來到台 灣後卻成了基金公司與通路的金雞母。其實,我一直強調,金融商品沒有好壞,只有適不適合,還有你了不了解,以及投資時間點的問題。當我說了那麼多B股基金 的事後,你要不要拿出你的對帳單,看一下你是不是在不知不覺中早已買了這種基金呢?至於要留要賣,決定權在你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ndellc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