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 劉祥航 2014-02-24 07:24:57
受惡性通膨影響, 辛巴威發行100兆紙幣(圖取自維基百科)
歐洲的債務危機已歷時多年,還未能真正解決。對德國人來說,這樣的氣氛尤其容易喚起一個痛苦的回憶-昔日的惡性通膨的日子。那次的惡性通膨由 100 年前一次大戰的 1914 年就開始,到 1923 年惡化到極點。那次事件對當前德國的貨幣政策,都還存在高度影響力。
《明鏡》雜誌報導,有個數字特別能說明 1923 年最惡劣時的情況,那就是「4」。在 1923 年的秋天,物價大約每 4 天就加倍,民眾苦不堪言。
歷史上其他的國家在其他時間點,也出現類似的惡性通膨,像 1944 年的希臘、1949 年的中國,以及 2008 年的辛巴威。不過德國比起這些國家,似乎留下了更深的傷疤。當年馬克崩盤的痛苦回憶,在今天似乎又重新活了過來。
當年的情況就是金融危機,帶來貨幣過剩,引起了巨大的通膨。根據研究公司 Allensbach 所做的民調,如今的德國人害怕通貨膨脹的程度,甚至超過像癌症這樣可能會威脅生命的疾病。
■戰爭是主因
德國那次的通膨由 1914 年開始,為了籌措戰爭經費,除了增稅之外,並發行國家公債及紙幣。據報導,1913 年德國流通的銀行券及紙幣是 29.02 億馬克,到戰爭結束的 1918 年,已經增加 10 多倍,到 329.36 億馬克。大戰期間,不僅產業生產大降,加上貨幣發行量爆增,通貨膨脹與物價上漲難以阻擋。到 1918 年 11 月停戰時,德國物價已經達到戰前的 2.5 倍。
更慘的是,德國戰敗,揹上巨額的賠款,只能再印更多鈔票。結果是物價逐年攀升,1921 年 11 月,物價已經是戰前的 40 多倍。1923 年中,尤其爆發了惡性通膨,物價上漲到匪夷所思的地步。1921 年 1 月,德國一份報紙售價 0.3 馬克,2 年後已經來到 7000 萬馬克。
物價揚升,因為紙幣發行量過高。從1913年到1918年,在戰爭期間,德國貨幣發行量增加了8.5倍,德國馬克相對於美元僅貶值了50%,從 1921年開始更為恐怖,1921年比1918年增加5倍,1922年比1921年增加10倍,1923年比1922年增加7253萬倍,到完全無法控制 的程度。
由於紙幣印得太多,價值甚至還不如紙的成本,有記載說,有些人甚至直接拿紙幣燒火做飯。商店裡的物品,一上架就被一掃而空,去酒吧的顧客會先把錢付清再喝酒,生怕酒還沒喝完,價格又已經上漲。德國中產階級在這波通貨膨脹後變得近乎一無所有,社會犯罪率也大幅上揚。
德國在1923年狂印巨額鈔票(圖取自維基百科)
德國紙馬克 (Papiermark) 失去作用,最後被地租馬克 (Rentenmark) (RM) 取代,到 1924 年時,再由國家馬克 (Reichsmark) (RM) 做為正式貨幣,並於黃金與美元掛鈎,同時再靠「道斯計劃」增加對美國的貸款,才解除通膨大患。但這次苦難,卻也埋下二次大戰的種子。
■恐懼難以消失
歐債勾起人們過去的痛苦回憶,擔心的人們購入各種有形資產,買進金條、銀塊、房產及公寓,或至少標題寫著「國家快破產」這樣的書,以謀及早應變。不 過目前一切只留在紙上警告的階段,歐元已經證明他們比馬克更為穩定。經濟學家更擔心的是,廣泛的價格下滑,有可能反而損傷經濟。
經濟歷史學家 Hans-Joachim Voth 表示,在今天援引 1923 年的恐怖記憶毫無意義,重演這段歷史,是令人無法想像的,德國人像是染上某種「集體精神」病症,才會糾結於此。
德國央行總裁 Jens Weidmann 也認為,1920 年代的通膨,以及 1948 年的貨幣改革,是歷史上獨一無二的事件。他強調,兩者都是藉由印鈔支付戰爭費用的結果。他認為,相較之下,1970 年代及 1980 年代初的歷史教訓,還比較值得現在做為借鏡,因為獨立的德國央行,在原油價格引發通膨的年代,表現得比其他央行更有效率。
「因此,如果不是歇斯底里,市民為何要對 1923 年的情況還這麼敏感地反應呢?」
■中產階級受害深
也許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在 1923 年的惡性通膨中,中產階級的受害最深,白領工人、政府公務員及自營個體戶,都是勤奮的工作與儲蓄者,但一夕之間,他們變得一貧如洗,而讓人們對此教訓戒慎恐懼。
一位柏林作家 Maximilian Bern 的悲慘故事,足以說明當時的慘況。他在 1923 年提出存在銀行的 10 萬馬克存款,過去,這筆錢可以讓他安然退休。但到 1923 年 10 月,這筆錢只夠買他最後一張地鐵車票。Bern 回到家,關上門,最終死於飢餓。
市民喪失對國家的信心。1914 年,他們以愛國的熱情參與戰爭,買進公債。照說,他們應該可以得到 5% 的報酬,政府藉由發行公債取得了 980 億馬克,但並未歸還這些錢給市民。
不管在國家所宣揚的戰爭及銀行的存款,人民都覺得被騙了。相同的故事,還延續到下一代,希特勒統治下的德國也歷經一場敗仗,「第3帝國」瓦解。德國戰後的社會,因此充斥著這種雙重的信心喪失,成員渴望穩定及秩序,強烈反對再有實驗,特別是拿他們的錢來做實驗。
因此,德國人理財重視安全,換句話說,他們厭惡風險。
■影響未曾消失
在企業界,也可以注意到這樣的貨幣作風。特別在主要的工業領域,像是機械製造及設備製造企業,更加關注貨幣穩定。他們需要評估長期的成本,從訂單成立到產品交付,經常要多年的時間。
惡性通膨下, 紙幣還不如當柴燒
經濟歷史學家 Werner Abelshauser 表示,由於德國的生產模式,需要耐心資本,因此企業家普遍對通膨非常敏感。相對地,南歐的經濟更加地貿易導向,周轉的時間較短,因此對通膨也就不那麼敏感。
在 1923 年的歷史教訓之下,德國的貨幣政策一直受此影響。德意志聯邦銀行 (德國央行) 向來都將貨幣穩定視為優先要務,相對而言,刺激經濟及對抗失業,則是次要的任務。
德國央行首任總裁 Wilhelm Vocke,在 1919 年他 33 歲的時候,就擔任德意志帝國銀行的董事會成員,一直待到 1945 年被迫離開。他對 1923 年狂印鈔票及第 3 帝國支出政策導致通膨,都身歷其中。戰後,他銜命負責新貨幣的催生。
1957 年 8 月,德意志聯邦銀行成立,並靠著盟軍在 1948 年頒布的法令,爭取到不受政府干預。就他們來說,不受政府干預,並不是為了央行本身,而是為了維持物價穩定,進而帶來經濟和社會的穩定。Vocke 還開玩笑說,德國人雖然恐懼通膨,但央行獨立,提升了人們對貨幣的信心,反而讓國家成為儲蓄大國。
時至今日,央行總裁 Weidmann 也沒忘記,獨立以及確保物價穩定,是央行成功的條件。他強調,這個觀念也適用在歐元體系。也因此,Weidmann 和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 (Mario Draghi) 「無限寬鬆」的想法,有著極大的差距。
說來這真是諷刺的歷史,華盛頓及巴黎,過去戰時的同盟,曾經頒布法令要求絕對獨立及紀律嚴明的央行。現在,卻也是他們想違背自己過去的原則,全力配合政策,來進行寬鬆。 (文:劉祥航)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