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N-CC483_oculus_G_20140326210454  

併購是企業快速擴大規模的捷徑,許多捧著滿手資金的科技公司,為了在瞬息萬變的數位世代中保有領先地位,展現出強烈的野心。從即時通訊、智慧手機到 可穿戴式裝置,無論是 Google、Facebook、蘋果還是亞馬遜,都想擁有結合通訊、購物和娛樂的全方位數位平台,這些科技巨頭在 2014 年掀起一場收購狂潮。

 科技大廠-350x242  

收購大戲連翻上演

在科技業常說的 ” 不進化就淘汰 ” 的鐵則下,這 4 大科技巨頭的市值總計就超過 1 兆元,它們竭盡所能地爭奪科技生態的資源,人人都想掌握通訊、購物或娛樂的數位平台。特別是 Facebook 和 Google,因受惠於股價飆漲,高持股的創辦人掌控生殺大權,在這場併購競賽中毫不手軟。由下圖可看見,這些科技業巨頭為保住在瞬息萬變的數位世代的主 導地位展開的高風險競賽。(點圖放大)

Facebook 花了大把資金投入照片分享網路、臉部辨識軟體與即時通訊軟體等領域,最近再宣佈將以近 20 億美元買下 Oculus VR,跨入虛擬實境領域。Oculus 公司所生產的虛擬實境產品,目前只針對遊戲開發人員推出頭戴設備 Oculus Rift,這個設備改變了許多遊戲的視覺。不過 Facebook 不是要往遊戲發展,他們正計畫把 Oculus 拓展到通訊、影音、娛樂、教育等,想要打造成多項體驗平台。也許未來可以體驗到像是在家中通話時,就像是當面對談一樣,這也是 Facebook 今年以來第二宗重大收購案。同時,Facebook 目前正在進行以無人機、衛星和雷射等方式,提供匱乏地區網路的計畫。

 

Google 在無人駕駛汽車、穿戴裝置、聲音密碼、軍用機器人身上投入大筆資金;年初也用 32 億元買下 Nest Labs 公司,搶進智慧家電市場,而在 4 月 1 日也宣布與維京航空合作,預計在各航班機艙座位配置 NEST 溫度控制設備。這些都是長期投資,是為了多角化經營所做的努力,還尚未能擴展成核心獲利模式之外的獲利方法。無論是 Google 或 Facebook,去年收益有 90% 來自廣告。

 

談到收購,蘋果與亞馬遜同樣不惶多讓,亞馬遜的觸角開始伸向新業務與原本的核心零售業務相距甚遠,該公司對未來業務發展押注了多個領域,從視頻到雲 端計算、再到其自己的平板電腦  Kindle Fire HDX。在過去 16 個月內,蘋果總共收購了 32 間公司,其中包括 App 測試應用平台 Burstly、相機應用開發商 SnappyLabs、社交分析服務 Topsy Labs、地圖軟體 Embark、影音搜尋服務 Matcha、晶片設計商 PrimeSense、指紋感應技術開發商 AuthenTec 等公司。收購這麼多家公司,其背後是不是意味著蘋果將推出重量級產品而做的準備? 讓我們拭目以待…..

 

掌握趨勢等於掌控未來

在科技產業這樣快速變遷的環境裡,抓不住喜新厭舊的用戶們,馬上就得面臨淘汰的危機,而購併新創企業正是讓大企業永保青春的特效藥。在個人數位革命 之初,微軟的操作系統在個人電腦設備中享有主導地位。龐大的用戶規模吸引來軟體開發商設計出商務、遊戲等各類軟體,替微軟牢牢鎖住用戶的心。幾年後,蘋果 以 iPhone 開啟了智慧手機時代,Google 也利用 Android 系統後來居上,現在全球每 5 支智慧手機中就有 4 支使用 Android 系統。同時 Facebook 也成功開啟社群網路時代,吸引了許多遊戲開發商,更增加廣告收入。

 

但如果公司無法很快適應市場,下場會如何 ? 在 Yahoo 的網路搜尋引擎敗給 Google 之後,該公司就再也無法完全恢復往日風光。微軟也尋求在智慧手機領域站住腳,其懸而未決的收購 Nokia,這項手機業務的交易就是微軟的又一次嘗試。

 

Google 針對智能手錶等穿戴式裝置推出 Android Wear 作業系統,蘋果也正在研發具監測運動及健康狀況的可穿戴設備。就連全球晶片龍頭英特爾 (intel) 也加速進軍穿戴科技市場,宣布已收購專門生產健身追蹤錶的 BASIS,由此可見,穿戴式裝置可能是下一個科技業互相爭奪的新戰場。不過虛擬實境裝置也同樣受到矚目,它具有各式各樣服務的龐大潛力,這也是為什麼 Facebook 要收購 Oculus VR 的主要原因了。

 

 

(資料來源:The Wall Street JournalTechCrunch) (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ndellc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