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保2破局 台今年GDP估僅1.56%
主計總處大修今年GDP預測至1.56%。圖為貨櫃車進出基隆港貨櫃碼頭。(本報系資料照片)

8月14日主計處發布台灣全年國民生產毛額成長率預估為1.56%,幾乎跌破所有人的眼鏡,沒有想到會這麼低,但不覺得意外,因為從6月初起,我已經對景氣衰退的嚴峻三度提出警訊,我土法煉鋼式的推論是根據:

一、 中國大陸進口嚴重衰退,對岸的進口就是我們的出口。二、全球原物料全面慘跌,顯示需求嚴重衰退。三、台灣進、出口雙雙衰退是24年來第四次,前面三次除了 2012年是小幅衰退,其他兩次都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機,這次我認為是2008-2009年危機的延續,只是症狀被QE掩蓋而已。四、這次進口衰退的幅度遠 遠超過出口,因此,經常帳順差之大創歷史紀錄。但今年據說資本形成沒有明顯萎縮,除了考量油價下跌及日幣貶值的干擾外,此一有違常態的現象令人憂心。

 

年初以來各智庫及各政府部門的相關單位,都還持審慎樂觀的態度,中間甚至一度上調預測值,而開第一槍逆向調降的竟是外資星展銀行,對景氣預測誤判之大,到底錯在哪裡?

誤 判之後,緊跟而來的是「誤診」,誤診的原因是固執成見,產官學各界仍然沉醉於1980年以來一連20年的光輝年代,大家都把台灣定位為「以出口為導向的小 型自由經濟體」,好像除此之外,不曾也不會扮演其他任何角色,台灣永遠是賣方,所以,只要景氣稍露疲態,一定把所有原因一股腦歸諸於出口衰退,幾乎絕口不 談進口,當然伴隨而至的資本形成萎縮便很少被提到。

大原則錯政策當然錯

診斷既然如此單向而僵固,診斷後處置的原則就不外乎: 一、匯率貶值,二、強化既有市場,三、開拓新市場,四、加速區域整合。但是,我認為正確的診斷應該是一、全球產能過剩,二、全球需求不足,三、資金充斥卻 面臨通縮。當我們的買主都不能、不想、不願下單時,我們還能一直堅持非賣不可嗎?

處理的大原則既然有誤,在它指導下出爐的方案當然也是錯誤 的,下面3項是經毛揆退貨後再整合提出的策略:一、拓展出口:老觀念,老做法,全球需求普遍衰退時,你如何拓展?這是攻堅,但注定無效。二、促進投資:產 能既已過剩,又存有通縮期待,自然把投資延後,民間資金充沛,儲蓄金額新高,投資縮手是聰明的決定,政府的政策反其道而行,無異鼓勵一個胃腸脹氣的病人努 力加餐飯。三、產業升級:這點沒有爭議,但此時提出是典型的「急驚風遇到慢郎中」,台經院主任孫明德說得好,這是對急診室的重症病人說要:「多運動、多喝 水、練六塊肌。」

目前台灣走出困境度過寒冬的方法有三:一、內需快速點火,但不印鈔、不舉債。二、以公權力調整經濟體質,促進資本有效流動,並朝分配正義邁進一步。三、固本調元,孕育產業升級及轉型的大環境,耐心等待全球各主要經濟體的軟著陸。

台 灣國民生產毛額成長率自1994年起即放棄保7,比中國大陸整整早20年,而且從此一路下滑,下行回歸線將於明(2016)年內來到2%,與實際情況若合 符節。如果我們無力在2-3年內快速拉回至3.5%以上,則從此盤桓在2%的低迷狀態勢將變成常態。果真發展到此一境地,將是極其不幸而且慘烈,回顧歷 史,幾乎所有高度已開發國家們的經濟成長率落到2%附近時,其人均國民生產毛額都已超過35000美元。

壓低物價薪資及稅賦

如 以購買力平價(PPP)計算,台灣今天也有這個水準,但因為20年來耽溺於右派思維的產官學攜手合作,極力壓低物價、薪資及稅賦。因而形成的「三低」症候 群,再加上「助貶阻升」的偏低匯率,使人均國民生產毛額只有23000美元不到,成長率卻已提早來到2%,這是一個少見的「中所得陷阱」,令人驚悚的早衰 現象。

朝野上下各界都是共犯結構,因此淪落至此而不自覺,或有警覺卻無從脫困,處於看守性質的毛內閣固不能給予任何期待,明年接總統大位的 候選人似乎在這方面也欠缺應有的洞見與膽識。因此,起碼未來5年,台灣的景氣前景將是漫漫寒冬無盡期。       (作者為前立委)(中國時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ndellc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