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導語:稱為美國“高頻交易之父”的Thomas Peterffy預計,未來數年,由於收入減少、成本攀升和越來越多的監管負擔,將多數美國證券經紀商被淘汰。

 

Thomas Peterffy創建的盈透證券(Interactive Brokers)是美國非銀行券商巨頭。他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指出,美國證券經紀行業面臨巨大的挑戰:進一步降低的傭金和日益增加的監管規則。這可能只有少數券商才能忍受。經紀商業務模式的可持續性受到質疑。

 

他預計,只有很少一部分規模較大、技術最先進的經紀商才能存活:

 

只有1/5的經紀商能夠生存下去。而活下來的公司將變得更大。券商未來會提供更多半自動化的程式化交易模式。證券交易將變得極為廉價,而且高效。

 

未來幾年,由於技術發展在降低傭金的同時增加成本,競爭壓力將加劇。投資者也逐漸從個人選股轉向被動投資策略。沉重的監管負擔也會施壓券商。

 

雖然對券商數量可能劇減80%持懷疑態度,但KBW全球研究部門經理Fred Cannon也承認,每個人都感覺到了成本壓力,無論是人工成本還是其他支出。用他的話來說,經紀商行業現在處於產能過剩狀態。

 

事實上,在美國金融業監管局登記註冊的經紀商數據的確有縮減跡象。從2011年以來,大約減少了500家券商,目前有4000家左右。

 

 

在全球外匯及證券行業中,Interactive Broker(盈透證券)料想無人不知,這也是非常獨特之處。與一些單純的外匯經紀商相比,作為純正的ECN交易平臺的IB盈透不僅是外匯經紀商,同時又是股票、期貨交易商,外匯只是其旗下業務的很小一部分而已,大約占比為9%。那麼,作為行業從業者,大家一定想瞭解這家公司的歷史背景與發展歷程。Thomas Peterffy——Interactive Broker的創始人,引領這家公司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他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匯商編輯綜合諸多資料,帶大家一起來看這個基本不懂英語的匈牙利人怎樣在美國華爾街開啟自己的“傳奇淘金之旅”。



生於二戰炮火之下,移民美國初入華爾街

  

1944年二戰期間,Thomas Peterffy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一家醫院的地下室裡出生,出生時剛好遇上俄羅斯炸彈襲擊。他的童年充滿了饑餓、困苦,經常為了躲債而不得不跟著父母半夜搬家。窮人的孩子早當家,Peterffy很小就顯現出了做生意貼補家用的頭腦。中學期間,他便開始走私口香糖、倒賣郵票來掙錢。1965年,Peterffy移民至美國,幾乎身無分文地來到紐約,到達紐約時一點英語都不會說。

 

 

在電腦剛普及之初,Peterffy自學程式設計幫公司設計出了一套資料庫並得到了每週65美元的薪酬,並且成為當時為數不多的程式師。1967年,他跳槽到為華爾街客戶建立電腦系統的Aranyi公司。在Aranyi三年時間裡,Peterffy對金融市場開始瞭解,並成為當時華爾街為數不多的程式師中的佼佼者。

  

1969年,Peterffy加入了紐約金融市場傳奇人物Henry Jarecki的Mocatta Group。Henry Jarecki是個醫生,也是華爾街期貨市場上的傳奇人物,特別在以後對美國亨特兄弟操縱白銀交易中獲利甚豐,名揚天下。

  

在此期間,Peterffy如魚得水,得到了Jarecki的賞識,他的程式設計技術也得到了發揮,在同年創造出華爾街首個所謂的“黑盒”,一個通過讀取行情資料,經過一系列的演算法處理後,產生交易買賣指令的系統。這套系統也是現在“高頻交易”的最初模式。可以說,Peterffy是“高頻交易”的鼻祖。



創業之路不順,“金髮女郎”開財路

  

1977年,Peterffy積蓄了20萬美金,花了3.6萬在美國股票交易所買下了自己的交易席位(美國股票交易所也可交易期權),從此開始交易期權,開始走上創業之路。1993年,他創辦電子經紀公司Interactive Brokers。該公司在2010年12月首次向投資者分紅。

  

起初,Peterffy的期權交易進行的並不順利。儘管他交易得如此小心,還是免不了人有失手,馬有失蹄。在一次期權交易中,Peterffy一下子損失了16萬美元,對於這位積蓄並不多的年輕交易員幾乎是致命的打擊,peterffy發誓再也不進行方向性的交易,只做對沖性的。

  

不過,Peterffy並沒有被打倒,他重新振作。但由於自己英文不好,他無法像其他交易員們一樣和市場莊家們閒聊、交流,莊家們也不喜歡同這個英語帶有濃重口音的匈牙利人打交道,因此他的單子很多不能被莊家成交。

  

當時的美國金融市場是男人統治的天下,Peterffy卻反其道而行,雇傭了身材誘人的“金髮女郎”來做他的交易員,反正這些金髮女郎只是按照他的程式指令來交易,不需要任何交易盤感的。這一招卻讓Peterffy一直不樂觀的報單流起了戲劇化的轉變。市場莊家們的眼球一下子就被這些金髮女郎們吸引,誰不喜歡和胸大無腦的對手交易啊!

  

之後,Peterffy憑藉自身的超強技術與商業頭腦,他賺到了超過100萬美金一年的豐厚利潤。後面交易量越來越大,盈利也開始直線上升,1986年,紐約證券交易所變成了Peterffy交易團隊的取款機。公司從1986年100萬的初始資金,到年底的500萬,取得了400%的年回報。同時他在股票期權上的交易,必須在股票市場進行對沖,讓他在股市的交易量也直線上升。

 

 

創建自動化交易系統,一年賺2500萬美金

  

考慮到基於自己的演算法程式,更高的成交量可以降低風險並增加收益。於是,Peterffy決定在美國證券交易所(AMEX)加入做市商的行列。莊家們早就受夠了持續被Peterffy擊敗滋味,警告他必須在一部分期權上同時保持買賣兩邊的報價,否則就取消他的做市商資格。

  

Peterffy的交易再次受阻,他的大腦又開始尋找新的解決方案。最終一個埋藏已久的想法呈現在他腦海:掌上型電腦。經過一系列AMEX官方的爭辯,最終AMEX只允許Peterffy的交易員們帶小型可擕式電腦進場所。可是最大的問題是,IPAD誕生的30年前根本沒有什麼可擕式電腦。

  

1987年的一天,一位納斯達克(Nasdaq)工作人員到Peterffy在世貿中心的辦公地例行檢查,查看他的交易運行,Nasdaq工作人員在Peterffy的交易工作區只看到一台IBM電腦連接著Nasdaq終端機,而且僅靠這台IBM電腦來完成Peterffy如此龐大的交易量,頓時感到不可思議。當得知Peterffy通過外接或者更恰當地稱此為偷取Nasdaq行情資料來實現IBM電腦的自動化交易時,他立即要求Peterffy停止這樣的運作,因為Nasdaq的軟體是給人工看行情且手工鍵盤輸入交易指令用的,但peterffy卻破譯了行情和交易資料,用來做自動化交易。

  

在被Nasdaq要求停止外接行情資料,且交易必須通過Nasdaq終端鍵盤執行後,Peterffy在之後的一周時間裡,和他的工程師團隊通過焊接元件,編寫代碼和佈置線路,製造了一台全新的自動交易設備。即在Nasdaq終端前放置了一個大型放大鏡和照相機,將行情資料即時捕捉發送到IBM機,通過IBM電腦運行演算法程式產生交易指令,通過電線傳輸到全自動打字機來實現Nasdaq交易必須通過鍵盤執行的要求。當一星期後Nasdaq人員回來複查,看到鍵盤像機關槍似的響著,一個機械手不停地通過鍵盤下單時,不由地目瞪口呆,但也沒再回來找麻煩。



就是這套自動化交易系統説明Peterffy在1987年一年裡賺到了2500萬美金。之後Peterffy設計了更多的系統和演算法,進行了許多技術創新,進入了更多的交易品種和市場。他尤其喜歡那些新的市場,因為這些市場存在更多的機會,而且競爭也少。

  

⊙ IB盈透正式誕生,Peterffy個人財富135億美元

  

1978年,Peterffy最初成立一家名叫T.P.&Co.的公司,幾年後該公司重組為一家名為Timber Hill Inc.的公司,這時Thomas Peterffy的經紀事業已經走上正軌;此後Timber Hill迅速擴張,並與2001年正式更名為Interactive Brokers Group LLC,即盈透證券集團。2007年5月4號對於Interactive Brokers公司來說是歷史性的一天,這一天盈透集團正式在納斯達克上市,其股票交易代碼為NASDAQ: IBKR。

  

1999年,高盛出價9億來收購Peterffy的業務,但Peterffy要價30億。最終高盛放棄了這個收購,花費5億收購了當時的Blair Hull的自動化交易業務。

  

2007年5月4日,Interactive Broker在NASDAQ成功上市。在開市的鐘聲敲響後,他的公司被市場估值為120億美金,成為當年美國第二大的IPO。

  

2015年,福布斯美國400富豪排行榜上, Peterffy以淨資產135億美元排在第33位。

  

一次在美國期權業的年會上,Peterffy得到了終身成就獎,以肯定他對美國期權行業的貢獻。會中有人問他成功的秘訣,他提到運氣,努力和美國優越的創業環境。

  

對於一個經歷過兩種不同社會制度,在美國憑自己努力實現美國夢的人,Peterffy尤其感激美國對他的厚待,給予的機會,讓他可以不用擔心潛規則,不用擔心自己財富的安全,可以日復一日,心無旁騖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業,並得到了金錢上和名譽地位上的豐厚回報。

  

外匯在IB盈透9%經紀業中占比9%

  

在美國僅剩的8家零售外匯經紀商中,Interactive Brokers一直位居第四,截止今年10月份,IB盈透8月份零售客戶資產為52,016,992美元,前三位分別是福匯(188,154,855美元)、嘉盛(111,718,853美元)和Oanda萬達(104,227,748美元)。

  

據2014年的資料,9%的資料是與即期外匯傭金中85,700,000美元有關。IB盈透證券外匯傭金結構與每百萬美元20美元一樣高,但會根據交易量減少,通過使用這樣的結構,該經紀商在即期外匯月交易量平均為1750-2000億美元。

  

在今年1月份的瑞郎事件中,IB盈透證券創始人Thomas Peterffy透露,在1.2億美元虧損中,75%來自外匯期貨,特別是歐元/瑞郎期貨交易。Peterffy將此歸咎於保證金要求,事實上CME瑞郎期貨保證金要求低於即期外匯產品。

 

 

  

⊙ IB盈透服務平臺:TWS和全能帳戶

 

IB盈透提供給投資者一個全能帳戶,帳戶連結TWS(Trader Workstation)交易者平臺,平臺可直通全球23個國家100多個市場中股票、期權、期貨、外匯、債券、交易所指數基金(ETF)等,並提供股票保證金借貸、資訊捕捉和資產管理。TWS交易者平臺建立於1995年,到目前為止,已經被不斷完善。其複雜性在於它被嵌入了豐富的高級性能,包括交易演算法、市場風險評估和管理、價格測量分析、投資組合保證金等。

  

TWS是一個用跨平臺的Java語言編寫的電子交易平臺,該平臺和IB盈透提供的線上交易工具WebTrader類似,但交易者可以通過其API介面對該平臺進行擴展針對零售客戶而言,作為純正的ECN外匯交易平臺,IB盈透證券入市門檻相對較高,最低入金需要1萬美元以上或其他等值貨幣。此外,IB的主要交易平臺TWS內容繁多,對於新手而言,介面體驗較差,需要具備良好的英語水準才能真正熟悉該平臺。

  

此外,IB對市場進行了細緻的劃分,提供多種客戶帳戶結構。這種細分的帳戶管理方式能夠充分滿足個人交易者、投資者以及機構的特定需求,使得個人投資者能夠更好地利用自己的資金進行投資,機構帳戶能夠依託IB平臺開拓自己的客戶,IB在全世界的業務範圍也因此得到拓展。IB帳戶資訊全面不僅表現在類別的劃分,為個人和機構提供更便捷的作業系統,還表現在生成的優質報表和報告。

  

⊙ IB盈透靠什麼盈利?

  

IB盈透是比較純粹的互聯網經紀券商,不像全面服務型券商有眾多盈利管道,該公司主要收取交易傭金、保證金借貸利息、研究新聞和市場資料費用以及帳戶管理費等其他費用。

  

1.傭金

  

傭金在總收入中占比分別為35%(2012年),32%(2011年),39%(2010年),是IB盈透乃至IB Group的主要收入來源。IB盈透採用的是固定傭金和浮動傭金兩種靈活機制。

  

日均收益交易Daily Average Revenue Trades(DARTs),是顯示經紀商通過傭金盈利的指標,可反映券商平均每日執行的交易筆數,是盈利能力的體現。指數越高,交易頻率越大,券商獲利的能力越強。

  

2.融資利息

  

部分投資者可以從IB盈透那裡借保證金進行投資。IB盈透的保證金貸款利率是其他主要券商的1/4,所以對於借錢投資的客戶來說,IB盈透是最佳選擇。貸款利息也成為IB盈透的一部分重要收入來源。

  

除了美股、港股交易手續費和期貨的傭金都很低外,依託獨特的點子通訊平臺,點差超低,為外匯交易提供絕對優勢的價格。匯商曾在10月2日報導,IB盈透證券在2015年9月外匯交易資料中顯示,日均收入交易(DARTs)為662,000筆,同比上漲15%;客戶帳戶達322,000個,同比增長18%。此外,IB盈透在2015年第3季度的財務報表中公佈的資料顯示,傭金和執行費用為1.68億美元,同比上漲26%;淨利息收入為1.02億美元;總體日均收入交易(DARTs)為683,000筆,同比上漲28%。

  

程式師與工程師在IB盈透是“公司的一切”

  

在IB盈透,工程師就是公司的一切,公司內75%的人員是程式師和工程師。依託IB Group強大的科技與經濟實力基礎,IB盈透成立數十年以來,不斷進行技術革新,逐漸在互聯網券商中嶄露頭角,獲得眾多投資者的青睞。

  

這一依託技術的獨特運營模式,最大限度的降低了運營成本,最大化企業的收益。據IB盈透證券負責人提到,為打造交易科技,IB盈透證券在人才招聘上更加注重技術型人才,在全球500多個員工中,程式師占40%,大概30%的工程師,其他銷售與後臺服務人員占比相對較少。

  

據資料顯示,IB盈透證券在2006年和2007年間,每個員工平均為公司創造利潤為100多萬美元,這完全得益於IB盈透證券與時俱進的科技研發和技術創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ndellchuang 的頭像
    wendellchuang

    MEIF理財部落格

    wendellc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