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地中排隊等待入境德國的難民(圖:AFP)
時序入冬,如今德國許多地區已降下今年第一場雪,但仍有大量難民持續湧入這個對他們敞開懷抱的國家。外界分析,德國之所以歡迎難民,除了人道主義考 量外,也希望大批外來人力可填補國內持續擴大的勞動力缺口。但以現實面考量,在難民真正融入德國社會之前,所需負擔的支出是否拖垮德國財政,成了德國內部 爭論不休的議題。
根據統計,光是今年擁入德國的難民人數已逼近百萬,境內多處難民營環境克難,更不定期爆發小型衝突,成為社會秩序隱憂。巴黎恐怖攻擊後,歐洲更加擔心恐怖份子混在難民中進入,日後恐爆發危險事件,種種因素導致民間要求政府遏止難民入境的聲浪不斷升高。
德國內政部近期難民政策也轉趨嚴格,自十月底起對敘利亞難民恢復《都柏林條例》,要求難民在歐洲首個入境國遞交避難申請,並加速遣返不符合條件的難民,以控制難民數量。原本在 2017 年大選被看好有望繼續連任的總理梅克爾民調更因此重挫,成為執政十年的重大考驗。
財政重擔
《財富雜誌》報導,反移民人士認為這群移民為德國做出實質貢獻之前,就直想著德國政府為其提供服務。但以德國先前經驗來看,2012 年 600 萬名在德國持有外國護照者,每人所付出的稅金與社會保障費用,就比本身享有的社會福利多出 4127 美元,這也是如今德國政府希望收容難民能帶來的後續經濟效益。
不過,以現實面來看,收容難民的成本也不容小覷,德國政府必須對境內數百萬名難民提供住房、實品、日常護理、教育、德語課程等一連串照顧,德國經濟 研究機構 IFO 預估,德國每年恐得花掉高達 225 億美元的成本安頓難民。這項數字聽來驚人,而收容難民會否為德國帶來難以預料的經濟問題,甚至衝擊社福制度,也是許多德國民眾心中的疑問和擔憂。
長期投資
對此,有經濟學家認為這群難民的確可對經濟帶來機會,但要達到這項目標,執政者的方針必須正確。《德國之聲》報導,德國經濟研究所 (DIW) 首席經濟學家 Marcel Fratzscher 舉例:「這就像花錢投資在小孩日間托育和學校上頭一樣,這是種長期投資,必須得花上 20-30 年才能看到它對經濟的實質回報,在難民議題上頭也是一樣,我們必須把這視為一項投資。」
儘管對難民財政援助的看法未必能獲得所有人認同,但經濟學家一致認定,若這些新住民能越早投入德國勞動市場,越有利。 Fratzscher 指出,多數難民都非常年輕,這代表他們有助未來 40-50 年的經濟,並強調難民所帶來的經濟利益遠大於頭 5-6 年所花費的費用,也有經濟學家樂觀指出,若能成功整合難民將可為雙方帶來雙贏,並鞏固德國在歐洲經濟強國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這群新湧入的難民並不像如今在德國工作的外籍勞動人口一樣,具備適合德國職場的工作技能,或文評在德國並不適用。經濟研究機構 IFO建議,德國政府除了必須給予職業培訓,甚至得調降最低薪資水準,避免失業率急遽攀升。
當然,援助難民並非僅著眼於經濟利益,亦是出自於人道考量,更有人將其視為德國為二次世界大戰贖罪的一種表現。
創業自立
把難民議題擴大至全球,難民常被形容為接收國家的經濟與財政包袱,但包括瑞典、烏干達甚至美國的研究顯示,接收難民對於當地的經濟與薪資至少會帶來「中性」影響。
《華盛頓郵報》報導,華盛頓智庫機構資深研究員 Michael Clemens 舉 70 年代末期抵達美國的難民為例,這些難民日後為當地所帶來的經濟效應,遠高出當初接收與安置所花費的成本。一開始,當地民眾擔心這些人會取代自身工作,尤其 多數難民無法從事高端職務,進而湧入低階就業市場,甚至拉低薪資水準。
但從長遠來看,難民日後比一般人更容易自行創業,一來以自己熟悉的技能或領域養活一家人,甚至可為當地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如今美國許多優秀的企業家 就是來自難民出身,例如英特爾創辦人 Andrew Grove 就在 20 歲時逃離匈牙利,躲過納粹的殘暴統治,更曾獲選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
當然,並非每位難民都有機會成為各領域菁英,但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和哥本哈根大學學者聯合研究顯示,這群低薪資的難民多數有助提升當地人薪資,原因在於難民多半會從事較不需語言能力的職缺,當地人則從事需要管理或需要溝通技能等較高階職缺,墊高薪資水準。
回饋收容國
接受難民絕對不是只著眼於這些人所帶來的利益,但收容國對待他們的方式,將影響到這群人如何回饋收容國。《BBC》報導,一名越南難民 Tat Wa Lay 在臉書上分享當年英國人如何接納他們一家在英國落腳的故事。
他回憶,他與家人為逃離越戰輾轉來到英國,1984 年他的母親帶著四個孩子踏上英國國土時,身無分文、一句英文也不會說,但當地民眾紛紛捐助他們一家人衣物、食物與飲水,這樣溫暖的援助讓這家人從未忘記英國為他們所做的一切。
Tat Wa Lay 表示,他們並沒有搶走英國的工作,家族日後更在英國開了美甲店、餐廳等,既自立也將部分工作釋出給英國人,更為英國培養出三名醫生。他說:「正是當年你們接納了我們,如今我們才能為英國做出更多回報」。(文:李家如)
留言列表